会员单位介绍

Member Introduction

 

       MEMBER

 创始会员单位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汽集团,中国一汽或一汽,英文名称为FAW),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身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厂名,饶斌创建,于1953年7月15日奠基。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一汽已成为年产销300万辆级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产销总量始终位列行业第一阵营,是中国汽车行业中最具实力的汽车公司之一。
       中国一汽集团业务领域包括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金融服务、汽车保险、移动出行等。中国一汽集团直接运营一汽红旗,同时拥有自主品牌一汽解放、一汽奔腾等品牌。
        站在企业发展的新起点,一汽将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肩负好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恪守“出汽车、出经验、出人才”的使命,为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新的力量。

孙东睿

研究员级高工,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汽车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在汽车前瞻及基础技术创新战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赋能整车方面等做出突出贡献;承担国资委专项二期、科技部及省重大专项等项目课题6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9项;联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同成立“红旗新材料创新实验室”,打造创新生态,释放商业价值,赋能用户;编制集团级标准6篇,完成专利申报30篇,含发明26篇,为一汽集团自主关键核心技术掌控提供强大支撑;曾获长春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端人才、长春市D类人才、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工作履历:
2006.08-2017.04:一汽技术中心 商用车部 轻型车部 微型车部,历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主任
2017.04-2020.08:一汽集团公司 办公室 行政助理
2020.08-2020.11:一汽研发总院 底盘开发所 高级主任
2020.11-2024.05:一汽研发总院 非金属材料开发部 部长
2024.05-至今: 一汽研发总院 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解放”)是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20日在深交所A股上市,股票代码:000800)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8日,是中、重、轻型卡车及客车制造企业,整车年生产能力31万辆。解放重卡销量连续四年行业第一、中重卡销量连续三年行业第一、单一品牌销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牵引车销量连续十四年行业绝对领先、轻型车销量连续四年实现高率增长。

产品布局

一汽解放拥有牵引、载货、自卸、专用、新能源、轻卡、客车七大产品系列,J7、J6、JH6等12个整车产品平台。覆盖重中轻三大领域。凭借“安全、可靠、节能、舒适、高效”的技术性能和卓越品质,解放卡车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被誉为“挣钱机器”。

技术研发

一汽解放拥有中国最为强大的自主研发体系,以“技术领先、首创体验、集成创新、强化应用、协同高效”为指引,一汽解放构建了从前瞻技术、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到整车的中国最为强大和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形成了一支超过3000人的高效协同研发团队。同时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拥有技术创新、性能开发、精益设计,试验试制、试验认证五大核心能力,打造了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可靠耐久、电控智能、材料工艺五大技术平台,是中国唯一掌握世界级整车及三大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商用车企业。

陈树星

拥有21年研发领域工作经历,在自主汽车电子技术/产品开发方面先后负责开发20多个电子控制系统、 商用车新型E/E架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平台和电子电气测试验证体系建设等,全面掌握系统方案设计、算法开发、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测试标定全过程技术,形成多项企业专有技术。
先后担任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分会副主任、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电器分会副主任,本单位参加国家标准项目近30项,牵头AEBS、ESAS、ACC等重点国家标准。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8日,是由一汽解放发起成立的智能驾驶软硬件系统研发科技公司。目前,挚途通过搭建基础软件平台、决策规划技术平台、车辆控制技术平台、安全技术平台、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及全链测试平台等六大核心技术平台,为一汽解放及行业提供先进的L2-L5级商用车自动驾驶系统,并向行业赋能自动驾驶及智慧物流的完整解决方案,助力交通物流行业向更智慧、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愿景
让交通物流更智慧、更安全。

挚途使命
以最具价值的智能驾驶关键技术和产品,为用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智能交通物流解决方案。

战略方针
挚途科技将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众创共享,依托解放哥伦布平台,开发核心的智能驾驶软硬件产品,助力解放快速实现智能车的商业化落地。并将挚途打造成技术领先、市场领先的交通生态领跑者。

场景布局
干线、港口、矿山、园区

技术路线
拥有基础软件平台、决策规划技术平台、车辆控制技术平台、安全技术平台、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全链测试平台等六大核心技术平台,打造先进的商用车智能驾驶系统。

郭立群

郭立群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博士学位。
带领团队主持完成解放战略级产品J7、J5系列产品开发,智能网联产品开发工作,组织完成国家863项目。构建商用车智能汽车开发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国家汽车标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牵头国家、行业多项标准制定,申报专利7项,撰写国家级论文多篇等。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津贴、优秀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等20余项荣誉,是中国汽车行业领军人物。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4月1日的二汽技术中心,是东风公司的产品开发中心、技术研究中心、技术管理中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科技部认定的一类科研院所、国家工信部认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也是国内汽车行业第一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事业覆盖武汉、十堰、襄阳、上海、南京、瑞典等地。2021年,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获得“优秀”,在全国1744家企业中名列第十一、在汽车行业排名第二。
2023年11月6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实施新能源“跃动工程”,成立研发总院,构建“1+n”研发体系,聚焦新能源转型升级,深度整合集团研发体系及研发资源,全面提升研发效能。“1”即研发总院,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技术中心为基础,成立研发总院。研发总院下设先进材料与先行技术研究中心、造型中心、乘用车平台中心、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乘用车动力中心、质量验证中心、科技规划中心7个中心,数字化及能力保障部、技术商务部、事业计划部、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审部、财务部7个支持部门,法务合规室1个直属科室,直接管理乘用车开发中心、猛士开发中心。研发总院承担全集团乘用车的技术规划及研发工作,负责造型、架构、动力总成、智能软件、先进材料、验证等通用技术开发,并建立技术储备货架,实现从技术生产到落地的全环节管理与执行。同时,直接负责东风乘用车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的产品开发。“n”即各事业单元研发力量,在研发总院统一管理下,承担上装开发及适应性开发等任务。

张衡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又在工作期间攻读清华大学汽车系工程硕士并取得硕士学位。现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主要负责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数字化等方面的业务,同时在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担任专家委员秘书长。在工作20年以来,在企业研发一线从事整车设计、动力系统及电控开发,组织完成全新一代EECU自主控制系统开发,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科技进步奖,多次获得东风科技进步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并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多项高质量专利、论文发布,所取得的成果得到行业认可,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蔚来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于2014年11月成立。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经过七年多的发展,蔚来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企业之一,并于2018年9月12日在美国纽交所(“NYSE”)上市;2022年3月10日,蔚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2022年5月20日,蔚来正式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交易。
蔚来专注于核心技术的正向研发,截至2022年5月底,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约5000件,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包括电机、电控、电池包、智能系统的独立研发体系。蔚来在上海、合肥、北京、南京、圣何塞、慕尼黑以及牛津等地设立了研发与生产机构,并初步建立销售服务体系,覆盖全球超300个城市的用户。
蔚来已推出六款高性能智能电动车型,分别是智能电动旗舰SUV ES8、智能电动中大型SUV ES7、智能电动全能SUV ES6、智能电动轿跑SUV EC6、中型智能电动轿跑ET5和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截至2022年9月30日,蔚来已累计向用户交付249,504台智能电动汽车。
在提供领先的智能电动技术体验之外,蔚来还建立了完整的创新服务模式,包括蔚来能源NIO Power、蔚来服务NIO Service、蔚来电池租用服务BaaS、电池灵活升级和蔚来官方二手车NIO Certified,实现了蔚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
蔚来采用直销模式,以NIO App作为用户体验和服务的统一接口,通过蔚来中心NIO House、蔚来空间NIO Space、蔚来用户专属电台NIO Radio、蔚来原创生活方式品牌NIO Life等线上线下触点,创造一个以车为起点,分享欢乐、共同成长的用户社区。

张磊先生

毕业于北京大学,取得计算机工程工学硕士学位,并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深造,取得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蔚来汽车数字座舱与软件开发副总裁,负责数字座舱软件产品的规划、定义、设计开发、质量等。他在安卓操作系统、车载娱乐系统以及IoT智能硬件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在加入蔚来之前,曾在华米科技担任软件副总裁及首席架构师等重要职位。

零束科技有限公司

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零束科技)定位于平台型科技公司,作为软件定义汽车新赛道的领跑者,零束科技打造了汽车行业首个全栈技术解决方案:零束银河全栈4+1,即计算平台、电子架构、软件平台、智能云平台、舱驾融合数字化体验产品。。零束科技将着力建设符合软件公司和软件人才特点的体制机制,聚焦研发智能车高附加值产品模块,为整车企业提供全栈平台解决方案,加快产品服务的平台化、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构建更加开放的汽车产业新生态,引领“软件定义汽车”发展新浪潮。

孟超

 
高级工程师,零束科技CTO
⼗七年汽⻋⾏业从业经验,主要研究领域:智能⻋云管端数字架构设计、SOA软件平台及解决⽅案、HPC 计算平台、智能驾驶及⼤算⼒芯⽚及操作系统开发。“软件定义汽车”方向科学技术带头人,先后主持40余个大中车型智能化项目研发、国家863项目研发,成功率领团队完成国内首个智能车云管端全栈解决方案量产交付。美国国家仪器委员会汽⻋电⼦领域认可资质中国专家;国家创新中⼼汽车软件委员会⾸席专家,拥有实⽤新型专利/发明专利20 余项,其他专利9 项;先后发表FISTA 和SAE 汽⻋⼯程学会论⽂19 篇;主持编写⾏业标准20 部。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面向庞大并且不断增长的热爱科技的中国中产消费者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智能电动汽车。小鹏汽车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智能电动汽车的变革,引领未来出行方式。为优化用户出行体验,小鹏汽车自主研发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语音车载操作系统,以及包括动力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在内的核心车辆系统。小鹏汽车研发总部位于广州,并在北京、上海、以及美国硅谷和圣地亚哥设有办公室,汽车生产制造由位于肇庆和郑州的工厂进行。小鹏汽车在打磨产品品质的同时,全面布局销售、售后以及充电服务等各项工作,通过产品运营闭环和服务运营闭环,满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户全触点体验。小鹏汽车于2020年8月27日以XPEV的股票代码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小鹏汽车获得了阿里巴巴集团、小米集团、IDG资本、晨兴资本、GGV纪源资本、春华资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国内外顶级投资者的支持。

刘明辉

小鹏汽车副总裁
于2017年8月加入小鹏汽车,全面负责小鹏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通过对标国内外领先企业,规划小鹏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打造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并使之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刘明辉先生此前曾担任一汽集团技术研发院副院长,有8年整车性能开发经验和17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经验,先后主持完成一汽集团多项关键产品开发项目和新能源汽车国家863重大专项项目,获得过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明辉先生还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副主任,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电动车安全法规工作组(EVS)中国专家组组长,也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广汽研究院构建了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广汽硅谷研发中心、广汽底特律研发中心、广汽洛杉矶前瞻设计中心、广汽上海前瞻设计工作室为支撑的广汽全球研发网。已建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发设施,包括整车、动力总成、新能源等15类实验室和1间含焊接、涂装、总装、机加工的试制工厂,以及1个汽车调校专用试验场。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研发人员近5000人,拥有中国汽车优秀科技人才等高级专家数十人,累计专利申请6079件,发明专利占比约32%。

李晓平

广汽研究院 智能网联技术中心电控开发部负责人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余年软件行业开发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Linux操作系统,智能座舱,SOA软件,跨域操作系统和中间件,ARM服务器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和操作系统等。
参与开发广汽传祺和埃安的多款控制器,包括基于星灵架构的首款车型昊铂GT,以及昊铂HT、传祺E8车型等的中央域控制器。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简称“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约33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连续七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2018年,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各品牌车型累计销量超215万辆,同比增长18.3%,四年销量翻番,实现跨越式发展。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拥有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太力飞行汽车、曹操专车、荷马、盛宝银行、铭泰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220位。2019年9月,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8位;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发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8位。2019年10月16日,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名单发布,吉利位居第五。“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56位。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吉利控股排名第22位。2020年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位列第50位。2020年5月13日,作为第一批倡议方,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起“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
2020年9月10日,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10名,营业收入33081765万元。

付朝辉

从事汽车行业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整车电子电器开发工作和管理经验。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院领导;目前担任电子电器开发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吉利集团(吉利品牌、几何品牌、领克品牌、宝腾、Smart、等品牌)汽车电子电器架构、车身电器、线束电源产品及测试验证等开发工作。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汽车是全球知名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已于2003年、2011年分别在香港和内地上市,旗下拥有哈弗、WEY、欧拉和长城皮卡四个品牌,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三大品类,动力包括传统动力车型和新能源车型,具备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
目前,长城汽车在全球已形成研、产、供、销的全球化体系布局。在技术研发上,长城汽车始终坚持“精准投入”,注重有效研发,追求行业领先,为持续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城汽车拥有国际一流的研发设备和体系,具备SUV、轿车、皮卡三大系列以及动力总成的开发设计能力。先后在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和韩国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构建以保定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等的“七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
长城汽车在全球已形成“11+5” 的生产布局,包括11大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和5个KD工厂。在国内,保定、徐水、天津、重庆永川生产基地已经建成投产,江苏张家港、山东日照、浙江平湖和江苏泰州几大项目已经启动或开工建设。在海外,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于2019年正式竣工投产,2020年1月和2月,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签署了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将分别收购通用汽车的印度塔里岗工厂和泰国罗勇府制造工厂,双方计划在2020年底完成交易和最终移交。除此之外,长城汽车还在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突尼斯、保加利亚等“一带一路” 辐射国家进行KD组装生产。

耿俊庆

2020.04~至今: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整车控制部 部长

主管整车控制器(EV/HEV),动力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中央控制单元等多个自主产品的软件开发、测试等工作。
2016.04~2020.04:
长城印度研发私人有限公司 经理
主管公司筹建及运营,实现0~1的突破,在职印度籍员工达120+,主要为长城汽车提供软件开发、测试等业务。
 

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作为长安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和“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的核心支撑,将高度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等软件研发,致力于革命性地提升用户体验,打造舒适的驾乘环境,实现人、车、生活完美互联。
未来,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将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深度合作,带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以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心的智能网联生态圈,挑战未知,颠覆格局。

张杰

现任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长安软件科技公司总经理。现任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长安软件科技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电器技术分会专家、大数据AI产业创新与投资百人会会员。

具有汽车智能网联12年经验,擅长汽车智能座舱、车联网、智能车控等领域的平台规划和搭建。行业洞察力深刻,擅长智能网联的生态建立和商业模式创新。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田汽车)是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福田汽车成立于1996年8月28日,1998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66。现有资产861多亿元,员工近4万人,2017年品牌价值达1328.67亿元,连续14年蝉联商用车行业第一位;累计产销汽车800万辆,连续多年中国商用车销量领先;海外累计出口56万辆,连续6年位居中国商用车出口第一。
福田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现已经形成了集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汽车金融、车联网、福田电商为一体的汽车生态体系。其中,商用车业务,涵盖整车及服务、汽车智能互联应用两大业务,整车覆盖卡车、客车、商务汽车等5大业务单元,欧曼、欧马可、奥铃、欧辉、图雅诺等15个产品品牌;
近年来,福田汽车致力于智能驾驶技术自主开发,打造软件开发人才队伍,从2015年福田汽车发布国内首台自动驾驶卡车至今,已完成L3自动驾驶2.0平台开发,涵盖重卡、轻卡、VAN、客车等多产品线,满足高速干线、园区物流、景区接驳、城市BRT等多个商用场景。其中轻卡自动驾驶车辆获得国内首张商用车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VAN自动驾驶车辆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进行了游客接驳示范运营;重卡编队参加了国内首次大规模列队跟驰公开试验。未来,福田汽车将把传统整车制造能力与新技术软件开发能力相结合,持续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俊涛

担任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驾驶及车联网委员会主任、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驾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参与各类协会组织的智能网联法规标准制定工作。
牵头完成了福田汽车首次远程升级功能项目的方案设计及开发,获得福田汽车集团技术创新一等奖;完成福田商用车集团国六排放远程监控终端的平台化方案设计及开发,保证了奥铃、欧马可、图雅诺等国六车型的顺利上市;完成电子地平线节油装置的方案设计及开发验证,已在戴姆勒重卡客户车上得到应用,取得了节油7%左右的骄傲成绩。目前福田汽车的车联网终端已突破90余万台,正在进一步规划大数据挖掘应用。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作为一家汽车行业的创新型企业,东软睿驰凭借软件能力的优势,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EV动力系统、出行服务及车联网安全领域,为全球整车企业提供智能化产品、技术、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

杜强

杜强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多年来积极推动东软睿驰实施技术创新和领先的产品发展战略,以软件为核心,在软件定义汽车产业发展时代背景下,聚焦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车云一体、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面向主机厂、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软硬一体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在众多产品领域拥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杜强构建东软睿驰的全球化组织布局,全面推动公司创新转型,东软睿驰核心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在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车云一体、智能驾驶等业务领域实现稳健发展。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万向钱潮由万向集团控股,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交易。万向钱潮在全国17个城市拥有29家工厂。公司一直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产品从零件到部件到系统集成,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供货模块化;产品涵盖万向节、等速驱动轴、轮毂单元、轴承、汽车底盘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排气系统、燃油箱、工程机械零部件等汽车系统零部件及总成,是国内最大的独立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之一。

邱宝象

工学博士,任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

邱宝象,工学博士,任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领导万向钱潮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工作,领导团队先后完成独立式/集成式电子驻车控制系统EPB/EPBi、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ESC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使万向钱潮成为国内少数掌握汽车底盘电子产品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工作期间承担了近30项产品设计研发和质量提升创新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杭州市和萧山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申请并授权了10项发明专利。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致力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电力电子变换器、嵌入式电源系统、工业应用电源解决方案、电动汽车充电机、电机驱动器等类型产品。定位服务于中高端设备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以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需求为主要经营模式,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公司拥有六大领域产品:通信与服务器电源、工业应用电源解决方案、电力系统电源、电动汽车/工业电动车电力电子应用、医疗激光驱动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信、云计算、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电动汽车、医疗、存储与服务器等高性能与高可靠性领域。
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GR201144200306),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端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和电源结构工艺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设计能力和高水平的技术研究能力。公司拥有业界一流的研发团队,完善的企业流程体系,高效的管理结构,先进的软硬件系统。专注于快速响应定制化的需求,为客户提供灵活的电源解决方案,满足全球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

韩永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至今工作16年时间。负责开发产品覆盖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电驱变速箱、充电机、DC/DC、PTC加热器、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等核心零件,在电力电子、电机驱动、电机控制、电机设计、电磁兼容、功能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韩永杰共发表专利20项、论文6篇。参与9项国家标准和4项企业标准制定。
韩永杰担任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上海市科技专家库专家成员和上海市电源协会理事,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AUTOSEMO)标准工作组成员。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润科技)是一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汽车电子、智能驾驶、车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工程咨询、研发工具以及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运维服务等。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历年来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中关村知识产权重点示范单位”和“国家专利审查员北京实践基地”。恒润科技具有完善的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体系。本着“价值创新,服务客户”的理念,成立近20年以来,公司已拥有国内外汽车行业客户千余家。

张贺伟

恒润科技高级总监,AUTOSAR业务负责人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10余年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包含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车载以太网,AUTOSAR,嵌入式软件平台,域控制器架构等,同时,在产品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从2010年开始,带领团队开发AUTOSAR平台,先后将CP和AP推向市场,并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本着对汽车电子行业的深刻理解,恒润科技致力于研发高可靠性的嵌入式软件平台,助力客户迎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一起开创新局面。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地平线具有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能力,通过软硬结合,设计开发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开放赋能合作伙伴。面向智能驾驶和 AIoT ,地平线可提供超高性价比的边缘 AI 芯片、极致的功耗效率、开放的工具链、丰富的算法模型样例和全面的赋能服务。目前,基于创新的人工智能专用计算架构 BPU(Brain Processing Unit),地平线已成功流片量产了中国首款边缘人工智能处理器–专注于智能驾驶的 “征程(Journey)”系列处理器和专注于 AIoT 的 “旭日(Sunrise)” 系列处理器,并已大规模商用。地平线向行业客户提供“芯片 + 算法 + 工具链”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智能驾驶领域,地平线同全球四大汽车市场(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业务联系不断加深,目前已赋能合作伙伴包括奥迪、博世、长安、比亚迪、上汽 、广汽等国内外的顶级 Tier1s ,OEMs 厂商。
 

程智锋

 

Linux操作系统及系统软件技术专家。2015年加入地平线,先后任高级系统软件工程师、系统软件技术负责人。现任地平线生态发展技术总监,负责公司车载操作系统、标准方面生态合作,以及智能驾驶开发者生态的建设工作,有丰富的AI系统研发及工程管理经验。

 

在加入地平线前,任职华为消费者BG手机终端产品线,负责底层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创新和解决方案提供。凭借高品质的软件工程技术服务和规模化的快速交付能力,公司在智能座舱、智能电控、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移动地图数据服务等领域形成了行业领先的竞争实力,具备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全域全栈软件开发能力,其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国内外知名车厂和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广泛认可。并与全球领军合作伙伴一起紧密围绕汽车互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构建以车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软件平台,以软件驱动汽车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生态共建,共同开发具备未来前瞻性和领先性的核心技术、新型软件工艺和专业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全新的驾乘体验。

AUTOSEMO委员:

李诒雯

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研究院院长。拥有18年车载系统开发经验,在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车载SOA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2006年起,参与研发多款海外车厂智能座舱软件平台,2013年开始研发自主车联网软件平台,于2016年带领团队研发面向俄罗斯市场首批通过认证并量产面市的E-Call车端系统,2018年研发升级基于4G通信,并符合AUTOSAR AP规范要求智能网联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目前在国内主机厂年出货30W台以上,2020年,主导公司智能驾驶软件平台的研发。2022年公司出任公司软件研究院院长,规划全域融合,车云一体的KCarOS智能车载软件平台。

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中瓴智行是一家以操作系统为技术核心的科技型创新企业,规模达到上百人。公司率先推出了我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虚拟化操作系统-睿钛RHOS,解决“卡脖子”技术。公司研发团队具有十余年操作系统开发及大规模量产经验,曾参与研制:基础软件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并规模商用,主机厂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基础系统研制,自动驾驶整体方案研制并量产等。核心成员承担过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863计划等课题研发任务。
公司是国家先进操作系统创新联盟成员、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员、中国自主可控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推进委员会成员、公司已获得CMMI-3级软件成熟度认证、ISO 26262 ASIL-D级流程认证,是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瓴智行操作系统创新中心,全国高新技术企业。

AUTOSEMO委员:

钟卫东

同济大学硕士,中瓴智行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首席科学家
在基础软件方向有20年研发经验,技术领域覆盖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IDE等开发工具、服务器操作系统、虚拟化、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产品领域覆盖通信系统产品、消费者智能终端产品、汽车及工业控制产品,承担过路由器、TVOS等863、核高基项目。曾负责操作系统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第21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金奖,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成功(亿级),并在电力、汽车、高铁等进行行业应用。

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于2021年11月18日由上海市经信委批准成立,软件园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规划面积3.73平方公里。作为上海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产业基地及国内首个智能汽车软件特色园区,软件园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数字系统软件为核心产业,旨在推动形成有领先优势的汽车软件产业集群,目标建成全球智能汽车软件创新中心、全国智能汽车软件产业引领区、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应用示范区。

冷韦韦

1990年3月生,中级工程师,现任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专注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专项规划(产业、交通、公服等)、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规划等领域的项目实践,以及智能汽车软件产业生态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探索等,对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及园区运营综合管理有一定经验。工作以来主持及负责各类城市规划项目达20项以上,共获得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3项,市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3项,发明专利1项。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